燦哥的心路歷程,鄭市長出席銘傳大學名人座談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(27)日晚間前往銘傳大學桃園校區,出席銘傳大學名人座談,並以「燦哥的心路歷程」為題,分享求學、從政及城市治理經驗。鄭市長分享,自己出生在八德農村家庭,家庭生活平凡無政治背景,國中畢業後即到台北建中就讀,造就其獨立自主的性格。1985年考上台大電機系,當時台灣正值威權時代,校園未開放,言論及社團活動仍受到許多限制,進入台大後參加很多學生社團, 擔任台大學生報社社長並成立台灣研究社,也擔任台大學生會副會長。在大二升大三時,抱持著「台灣社會可以少一個工程師,但要多一個改革者」的想法,決定從電機系轉為社會系,爾後隨著台大校園氣氛,參與學生會運動、起草學生憲章,嘗試從校園裡開創新的民主時代。 鄭市長回憶起,當年仍是萬年國會的年代,無法改變老立委、老國代對於改革的看法,爾後1990年代發生野百合學運,他擔任學運決策小組召集人,以謹慎的態度處理與政府的對話,提出解散國民大會、全面改選等訴求,希望能夠推動台灣的民主化,幾經折衝獲得當時李登輝總統承諾,促成1992年廢除萬年國會、全面改選,並於1996年總統直選,台灣進入民主的時代。鄭市長表示,當時的自己 可謂抱持著「初生之犢不畏虎」的精神,走在歷史的浪頭上,卻不曾害怕、退卻,懷抱著學生應該開創民主時代的精神信念即勇往直前。 鄭市長也說,從政不是他當時的人生劇本,但學運結束他陸續擔任政治幕僚工作,協助推動立法工作,也在1994年協助陳定南競選台灣省長,其龜毛、執著的個性讓他印象非常深刻;30歲那年則以全桃園第一高票當選桃園縣議員,成為當屆最年輕的議員,即便沒有政治背景、沒有派系,也沒有財團支持,仍憑藉著一步一腳印,一個社區走過一個社區,成功當選,正式成為踏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;後來 陸續擔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、總統競選總部新聞部主任、行政院發言人及新聞局長等職務,豐富的發言人經驗,讓他深刻瞭解如何釐清問題、精準發言,並讓外界清楚掌握關鍵訴求,成為他從政的重要歷練。 鄭市長談及,2006年擔任新聞局長時剛好正值台灣在新聞政策上的轉變,正式成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,在任內大力推動支持台灣電影發展以及數位電視;2009年臨危受命接受黨內徵召,以「庶民台灣‧勇敢承擔」為競選主軸,參選桃園縣縣長選舉,當時僅以汽車修理廠作為競選總部,卻在2個月的競選時間裡,創下選舉奇蹟,最後雖然以4萬9,000多票之差敗選,但仍堪稱雖敗猶榮;敗選後 他選擇繼續在桃園努力,2014年順利當選桃園市市長,成為當年全台灣最年輕的直轄市長。鄭市長也說,從當選桃園縣議員、新聞局長到擔任市長都是最年輕的,因此給年輕人機會、幫助年輕人,成為他擔任市長之後思考青年政策很重要的出發點。 鄭市長提及,桃園升格後人口成長迅速,6年來人口成長超過21萬人,在台灣少子化的危機下,桃園人口數逆勢成長,成為一座新興城市,更是許多年輕家庭追求夢想、落腳的首選城市。桃園正在建立捷運系統,實現北北桃一小時生活圈,也正推動桃園鐵路地下化,未來沿途將增設5座通勤車站,消除沿線高架橋及地下道各8座及20處平交道。鄭市長也說,桃園的軌道建設,攸關桃園城市轉型,相信在 未來8年,桃園交通的規劃藍圖,將會逐漸實現。 鄭市長指出,桃園社會住宅獲得公共工程金質獎肯定,市府加中央將提供總計1萬2,000戶社會住宅,3成保障弱勢家庭,7成提供年輕人居住,平均租金從6,000元至 1萬5,000元,並且於社宅內規劃圖書館、親子館等多元社福設施,冷氣傢俱則以租賃方式代替購買,讓社會住宅融入社區,年輕人的甜蜜多一點、負擔少一點。 鄭市長說,生態環境是桃園的重要資產,桃園不僅有豐富的生態資源,更擁有四大生態亮點,包括許厝港國家濕地、草漯沙丘、觀新藻礁及新屋石滬,希望大家可以共同體驗生態環境,桃園雖然工業密度高,但過去幾年市府致力保存生態環境,讓城市發展的同時也與環境共榮共存。 關於能源政策議題,鄭市長表示,台灣正面臨能源轉型困難,2014年行政院宣布核四封存,馬政府啟動「大潭電廠擴建、中油三接興建」兩大計畫,對於台北港方案,經濟部評估要11年才能完成填海造陸工程,且台北港到大潭電廠40公里的距離,陸地管線也必須面對沿線居民反對的問題。目前第三接收站開發採取避開藻礁的新方案,開發面積從232公頃縮小到剩下23公頃,6年來市府也投入8 .4億元保護海岸,並執行「桃園市藻礁污染源督查管制計畫」,從2015年至今,共罰款3億2,700萬元,稽查1萬2,228次,開罰1,400件,勒令停工超過95件,移送法辦16 件,也結合民間力量在沿海設置17個海岸巡護隊,3個環保潛水隊,並成立海岸管理工程處,專責保護海洋生態環境,且桃園27公里長的藻礁海岸線,已有87%的藻礁海岸納入保護區範圍,桃園在海岸保 護工作上付出最多努力。面對第三接收站開發議題,他相信大家皆是出自愛台灣的心,希望大家透過理性討論,權衡出一個較好的方案,而未來無論公投過關與否,市府也會將大潭藻礁劃設保護區,持續守護海岸。 今日包括龜山區長呂緣、蘆竹區長蔡志揚、銘傳大學總校長李銓、校長沈佩蒂、共生音樂節發起人藍士博等均一同出席座談。